聚焦基层“不愿、不会、不敢”执法以及多头执法、重复执法等系列难题,开江县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,以“综合执法+专业执法+联合执法”为抓手,探索“2+8+N”县乡联合执法模式,构建形成“深度融合、组织有力、协调顺畅、联动高效”跨区域跨领域执法工作新格局,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。
一、整合“三种资源”,催生基层治理新动能
一是整合执法力量。印发《关于开展片区联合执法巡查行动的通知》,探索实行“2+8+N”县乡联合执法模式,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、片区中心镇“双组长”负责,农业农村、交通运输、生态环境、市场监管等八大执法主管部门、N个其他县级部门以及片区内其他乡镇协调配合,利用乡镇逢场天,开展片区联合执法巡查,实现执法检查一年内覆盖全县所有村(社区)。二是整合执法事项。聚焦乡镇监管领域中常见、高频行政执法事项,编制县乡联合执法事项清单400余项,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、工作流程等重点内容,定向精准开展执法,实现多领域联合监管“一步到位、无缝衔接”。三是整合平台流程。创新建立“稻田+”片区综合治理中心,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、片区中心镇等分管领导担任相关负责人,统筹公安、司法、市监、片区乡镇等执法资源和力量,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共用、力量联勤联动,切实打通县、乡、村(社区)行政壁垒,实现片域内问题治理闭环管理。
二、实施“三项机制”,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
一是优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。构建信息共享数据库,共享执法信息、案件查办等案件资源,打破各领域、各环节执法信息孤岛,确保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及时掌握执法动态,避免出现法律和政策执行“盲区”,实现乡镇与县级执法部门之间互联互通、实时共享、成果共用,不断提升执法效能。二是实行联席会商协作机制。建立县乡联合联络员协调组,定期召开执法联席会商会,协调处理行政执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,对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,专题研究案情,形成联勤联防共治的“蝶变”效应。三是强化司法保障衔接机制。加大行政执法指导和监督力度,严格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”制度(行政执法公示制度、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、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),畅通群众行政复议申请渠道,促进基层执法向程序化、规范化转变。今年以来,县司法局从执法源头、过程、结果等环节着手,通过执法监督、案卷评查等方式开展专项督查3次,评查执法卷宗212件,召开座谈会和听证会反馈问题154个。
三、实现“三个提升”,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
一是实现执法能力再提升。突出实战、实训、实效,坚持“扶上马、送一程”,将联合执法检查作为提升乡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的“练兵场”,通过各领域专业执法人员“手把手”业务教学、“面对面”实践指导和乡镇执法人员“实战练习”等,不断提升基层执法队伍“软实力”和履职“硬功夫”。二是实现执法效能再提升。紧盯场镇治理、食品、交通、消防、燃气等领域,全面深入开展县乡片区联合执法检查,切实扭转多部门独立分散的多次检查的局面,达到“一次检查、全面体检、综合会诊、一次到位”的效果。今年7月以来,开展联合执法巡查8次,11个县级执法部门、12个乡镇参与,累计出动县乡执法人员150余名,执法检查覆盖12个乡镇、60余个村(社区),涉及被检查主体471家,发现问题共54起,在各乡镇全面实现执法“零”的突破。三是实现基层治理成效再提升。推行“执法+普法、执法+警示、执法+回访”的工作模式,做到在执法中守护社会稳定,在服务中助推企业发展,在履职中解决人民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截至目前,联合执法组开展“送法入企”“送法到家”服务170余次,提醒预警企业74家,迅速有效处理、解决群众反映的养殖污染、凌空架线、场镇秩序混乱等问题54起,开展执法回访128次,收集办理执法建议4条,执法满意率为97%,真正实现基层治理水平与执法满意度“双提升”。
联系电话
周一至周五 9:00~17:00
COPYRIGHT @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| www.dzjgbz.gov.cn